珠擊的兩個重要參數:覆蓋率及珠擊強度,覆蓋率是以珠擊面的百分比來計算的但強度卻無法定義,如何確認一個元件所須的珠擊強度呢?亞侖試片成為間接量測元件珠擊所須的重要工具。 |
||
如何運用亞侖試片來測定強度?試片的弧高的變化為重要的計算數據,弧高的變化是依珠擊時間的長度而產生不同的高度,初始時弧高的變化強烈,隨著時間的增加弧高的變化趨向緩慢的增長,因此時間T 和弧高的變化構成珠擊強度曲線被稱為“飽和曲線“,珠擊強度是這條曲線上的一個特定弧高,此弧高位置稱為飽和強度。 | ||
為了確保珠擊強度的一致性,工業上會建立 飽和曲線(Saturation Curve)。其繪製步驟如下: 1. 進行多次測試 • 透過不同的 珠擊時間(Exposure Time),對多組 Almen 試片 進行測試。 •每次測試後,測量 弧高度(Arc Height),即試片彎曲的程度。 2. 繪製飽和曲線 •Y 軸(垂直):弧高度(mm)。 •X 軸(水平):珠擊時間(秒)。 • 連接數據點時須畫出平滑曲線,而非直線連接點位。 3. 飽和點的判定 飽和點(Saturation Point) 是指 當珠擊時間加倍時,弧高度增長 ≤10%,此時的強度值即為 飽和強度。 |
![]() |
||
|
飽和強度的定義為當珠擊時間T 加倍而弧高H 的增加量為10%時在曲線上所得到的位置即為飽和強度,此方式為業界標準的定量。 珠擊強度曲線是一個“連續函數”並且具有將弧高與珠擊時間相關的相應方程式。 使用標準化量具和程序隨著珠擊時間來監控弧高的變化。 |
強度與覆蓋率的區別 在珠擊過程中,常常會混淆 強度(Intensity) 和 覆蓋率(Coverage),但兩者的概念不同: 1. 強度(Intensity) •測量 單次珠擊 作用於測試片的影響,表現為試片的 弧高度(Arc Height)。 •主要與 動能 有關,決定珠擊後材料的應變效果。 2. 覆蓋率(Coverage) • 表示 工件表面受到珠擊影響的程度。 •依靠 視覺檢查 或 影像分析 來確定工件的珠擊均勻性。
關鍵區別: •強度 ≠ 覆蓋率,可能在強度達標時,覆蓋率仍不足,需透過適當調整珠擊參數來達到最佳效果。 |